低碳建築產學小聯盟 「綠色魔法學校」是全世界唯一獲得台美雙方最高綠建築認證的作品,設計者是成功大學建築系的林憲德教授。這座包含捐贈費用每坪造價僅8.7萬元的「平價綠建築」,是台灣推動綠建築平民化運動的典範。林教授說:「這是一艘經濟實惠、可拯救全人類的『諾亞方舟』,絕不是電影『2012年』中需要10億歐元的船票才能搭上的貴族式方舟。」 承續這種「實惠」的倫理,林憲德教授主持了科技部「低碳建築聯盟(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簡稱LCBA)」,以成大建築科技研究與設計中心、成大產業永續發展中心為技術核心平臺,提供包括建築設計單位、建築材料供應商、建築施工團隊及建築相關設備廠商一個低碳建築技術知識整合的場域,推動對環境友善的低碳建築產業。 低碳建築聯盟致力於推動建築碳足跡的認證機制,如同產品的碳標籤一樣,未來建築物透過碳足跡認證的分級,可以建立低碳建材、低碳工法的產業市場,更將協助政府推動低碳城市、低碳開發的環境影響評估,確實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林教授與研究團隊開發本土建材碳排資料庫及「建築碳足跡認證」評估之軟體、手冊,更成立低碳建築評定單位(LCBA Certification Institute),提供獨立、透明、可監督機制下的「建築碳足跡認證」評定作業,同時提供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資格認證及人才培訓。例如建築師受訓通過認證後可以進行相關的評估並收取費用,如果以能做低碳設計的資格去標政府工程,在比賽競圖時可以拿到更佳的業務。 本聯盟提供會員專屬之帳號、密碼,可登入此LCBA-Neuma建材碳排資料庫。此資料庫以生命週期軟體SimaPro資料庫的架構建立,是符合碳足跡Business to Business邊界的本土建材碳足跡資料庫。 聯盟於2014年6月在全台會出版認證作業手冊並公告軟體。其碳排計算是本土化的,計算方法固定,軟體公開,按標準化的方法進行計算,每個人做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因此是有高信度的評估方式。 主持人林憲德教授呼籲,希望國人對本土研究建立自信。「我們其實比英美還要先進,還要齊全,資料也都與日本和英美比對。政府有做的資料庫我們就採用,政府沒有做的,如鋁門窗,我們就將鋁和玻璃變成組合材料來計算。」 建築物的碳足跡評估還包括設備,結構體,水電、空調、熱電、照明等。聯盟將於2014年8月開辦每期3天的訓練課程。而合格評估師進行評估作業只需2星期就能完成,申請發照。 林憲德教授說:「我只希望讓建築碳足跡評估合理化,要真心做減碳的事情。大家如果存這個心,市場就會健康化。讓大家都可以做,誠實做。原來200萬變成20萬,要平民化。」 未來聯盟會採取「會員制」來進行碳排資料庫的使用。資料庫有部份是公開的,但要使用完整的資料庫需加入會員,因此專家要加入會員才能使用資料庫來執行業務,而這些收益將用來支付研究人員的薪資。
檢視...